郑重声明
四川成都川剧变脸、四川… (3/14) |
川剧变脸怎么学、怎么选… (3/14) |
正宗川剧变脸培训就选巴… (9/4) |
中国川剧变脸艺术大师黄… (9/4) |
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… (9/4) |
巴蜀川剧变脸培训学校打… (9/4) |
巴蜀文化川剧变脸培训学… (9/27) |
栏目导航
济南市天桥区巴蜀川剧变脸服装经营部
华东教学部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蓝翔中路30号时代总部基地四期南区H8-105巴蜀川剧变脸
四川教学部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街道沙湾东二路1号智业世纪加州A座23楼
联系人:黄老师
电话:0531-88662262 13181718239
凡来现场学习川剧变脸,包食宿;可刷卡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真正的地道川剧变脸的历史讲解
所谓川剧的变脸,顾名思义就是剧中人物的脸谱变化,是演员在舞台上用来丰富剧情,塑造人物的一种表演手法,常称之为绝技或绝活,是一种特殊的表演技艺,被誉为“中国一绝,世界一绝!” 川剧的变脸有别于魔术,更非幻术。它是演员在特殊的剧目中,在规定的情境中使用的一种奇异的变化技术,是用来刻画人物性格,揭示人物内心活动,丰富表现力的一种艺术手法。通过这些表演手法,把不可见、不可感、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视、可感的具体东西。从表演范畴讲,它是一种可视性强、趣味性浓、神奇刺激、令人惊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,起着烘托剧情气氛的作用,是一种放大了的夸张艺术,绝对不是在什么剧目中,任何角色都可以随便变脸的。演员必须严格依照规定的情境和人物内心情绪的变化来变脸,这就是表演理论的“相随心变”。这也是川剧变脸的特点之一。 相变与心变 “相变”和“心变”本是对立的,但又是统一的内在和外在的冲突关系,这两种关系缺一不可。单从变脸的外在直感而言,它是属于“相变”范畴。然而这个“相”不单指脸面,从表演角度谈,是一种舞台形象,它应包括面部、声音、四肢的整个可视、可感的外部形态,是一种外在动作行为,是直观的表面形象,人们常以面红耳赤、脸青鼻黑、手舞足蹈、捶胸顿脚、张牙舞爪、又闹又跳、又哭又笑,身首合一的外部形态表现,使你了解到,感觉到这个人的天性,他在干什么,这只是表面的外在行为,然而他的内心是什么你却不得而知。 “心变”是不可视、不可感的内在思维活动。人们常以心如刀绞、心狠手辣、心怀不轨来形容内心的情绪变化,但这些内心的变化都要支配并借助外部形态来表现:当你看见一个人手提一把刀子,满脸杀气朝着一个人举刀冲去,你一定会感觉到他要行凶杀人,说明心变是外部形态变化的内在因素。川剧老艺术家彭海清在教学生时,他问学生用什么去杀人?学生回答用刀去杀人。彭老师说:不对,此时你应该用心去杀人才对。传统戏《伐子都》一剧中,子都为独吞战功、背后将同僚杀死。元帅大摆酒宴,为子都庆功时,子都因自己做了亏心事,端起酒杯,忽见杯中出现同僚头影,内心惊怕,杯中浓烟突起,子都变脸,说明心是起主导的根本。川剧的变脸可见有章可循,相随心变,在规定情境中使用变脸特技,这正是它的特点所在。 变脸的三个发展阶段 川剧的变脸,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,谁是最先发明者?已经无法考证,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,脸谱多是横眉竖目,凶神恶煞,虽然面目狰狞,所代表的却是正义。 第一个发展阶段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,当时的川剧变脸手法有两类。抹脸、吹脸。抹脸:即演员在脸上抹些红色化妆颜料,第二次再盖上黑色,或者在眼堂处、嘴角处抹上黑色,就算变了几次脸;吹脸:演员将有颜色的浓沫,如黑色纸灰、草灰、红色粉末、金粉等,装入酒杯里,或放在碗中,放在舞台上表演需要的地点,脸上事先抹上食用油,或一些简单的图案,用嘴吹口气,那些粉末粘在有油的地方,就算变了一次脸。虽然很简单,但在某些戏里、某些情节中,可以起到特殊的表现作用。 听川剧表演艺术家兰光临先生说,在20世纪20年代出了个康芷灵,都称他叫“康圣人”。他发明了用牛皮纸做脸谱,用浆糊由里往外粘,由大到小一张一张贴在脸上,表演时依次揭开。若时机把握不好会出漏子穿帮:粘早了,还没有上场时浆糊就干了,脸谱揭不下来,有时还会把不该变的脸粘下来;有时浆糊粘晚了会粘不牢,不该变脸时脸谱不揭自掉,当众出丑。后来他用黄脸托出自己的脸型,用草纸糊成硬脸壳,后又用猪尿包(小肚子)吹进气,晒干做成脸谱不易扯烂。康芷灵发明了第三类变脸方法——扯脸,是他揭开了变脸的新篇章。他集中了所有的变脸手法,在传统戏《九变化身》中大显身手,成为康芷灵的拿手好戏。当时城里人、乡下人虽然身份不同,康芷灵演到哪里,不管多远的路程,大家都要赶去看他演戏,看他变脸,康芷灵成为当时的变脸大师。他的这一发明,在那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极度贫乏的社会里,可谓是开了戏曲变脸的先河,创造了一个川剧变脸特技的奇迹。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,是川剧与变脸健康发展的中级阶段。1954年,孙德才把变脸作了全新的改革。他把脸壳改成了绸布,制作时露出部分五官,把老戏《九变化身》也作了新的改动,义贼贝庸抢了民间给皇上的贡品,案发后被官兵追杀,他急中生智,使出变脸的招术,躲过了官兵的追杀。至今川剧界都公认孙德才把变脸大大推进了一步,他是现代变脸的祖师爷。 川剧变脸真正出现历史性高潮是1959年的秋天。正值建国10周年北京举行文艺汇演,四川派出强大阵容,一个剧团去北京参加国庆汇演,一个剧团赴欧洲演出;进京演出的是传统戏《白蛇传》,据说当时的成都市市长李宗林非常重视川剧,在审看该剧时,他看见法海使用三大法宝:青龙禅杖、大红袈裟、紫金铙钵,把白蛇押进雷峰塔,但戏的高潮却出不来,就灵机一动,建议何不把变脸用在铙钵身上。于是铙钵在与白蛇打斗中变脸,在变脸中打斗,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川剧变脸一下子誉满京华!《白蛇传》从此成为川剧变脸的代表戏。同时,赴欧洲的演出也大获成功,欧洲人记住了变脸,也记住了川剧。变脸在此阶段的发展和影响,为日后川剧变脸艺术发展,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!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。经过20年漫长的发展过程,川剧与变脸已经是鸟枪换炮:从台上灯光、道具、舞美等,都引进了现代化手段,用房子、烟火掩护变脸的表演手法早被淘汰,吹脸、抹脸的技法也不多见了。川剧的变脸,经过众多有志之士的潜心钻研和发展,从脸谱制作的精美度,从质量到数量的变化,从操作方法到表现手段等,都有了巨大的改革,获得了很大的成功,四川省川剧院的刘忠义对此有突出贡献,然而王道正的变脸术,无论从各方面与前相较,大有今非昔比,遥不可及之惊人距离。这时的川剧变脸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水准艺术境地。 |
上一篇: 川剧变脸绝技目前最全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文献资料. |
下一篇: 川剧变脸逗乐希拉克 |
返回上一页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|